資本為商機而上下求索,8月汽車業的熱錢都融到了哪里?

中國汽車網(www.elitemedia1.com)專業汽車網站

汽車行業的變革已開啟,在當前汽車產業升級的每一個階段,都潛藏著投資機會。為了把握這個孕育近百年的產業脈絡,資本市場一直在上下求索。

在能源時代更迭的大背景下,芯片、自動駕駛、新能源這三大領域一直是熱錢流向最大的地方。然而,在不同的發展節點,各個領域的資源分配情況卻不盡相同。

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半導體行業在持續的高熱融資狀態有所下降。但是,與消費電子芯片領域不同的是,在半導體行業內整體占比并不算大的汽車芯片領域卻格外火熱。

車云菌整理了8月份汽車產業創投月報發現,據不完全統計,8月汽車相關的芯片企業獲得的融資數量最高,達到18起融資;緊隨其后的是新能源融資為15起,而后是自動駕駛有11起。

芯片:獲投企業最多

芯片領域,獲投企業最多,金額從數億元到數千萬不等,輪次也較集中在前幾輪。

資本為商機而上下求索,8月汽車業的熱錢都融到了哪里?

在8月獲融資的芯片企業中,不乏很多初創公司。例如,每刻深思于2020年成立,是一家擁有自研核心技術的“感算共融”的智能芯片設計公司。其創始團隊來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智能感知集成電路與系統實驗室,經歷近傳感模擬計算芯片的18次流片完善后成立了該公司,主打產品超低功耗近傳感AI芯片。

獲得聯想創投獨家投資的芯科集成更是在2022年4月剛剛成立,是一家專注于車規級MCU、MPU的芯片設計公司。另一家靈動芯光在2022年6月成立,此次獲得詳峰投資獨家投資,同時清華大學以知識產權形式入股。該公司以氮化硅材料為基礎的硅基光電集成芯片的設計開發。

近兩年來,芯片企業注冊數量呈倍數級增長。根據企查查數據,我國芯片企業注冊量在2020年的增速為173.76%、2021年為105.06%,因此2021年中國芯片半導體企業的融資數量和規模也達到十年來的頂峰,且這種趨勢還在延續。

分析指出,在“缺芯”問題仍然難解的情況下,汽車”新四化“轉型對智能芯片的依賴卻越來越重。據公開資料顯示,一臺傳統燃油車對芯片的需求量約為300個,智能高級配置的傳統燃油車,大約需要500到700多個晶片,高端智能電動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則可能高達2000個以上。

業界估計,到2030年,汽車芯片占整車成本的比重將從以前的4%提升至20%。在不斷增長的需求下,各方資本都紛紛殺入汽車芯片領域爭搶優質標的。

自動駕駛:資本看重落地規劃能力

8月,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融資有11起,與上半年相比,本次獲投企業多為初創型公司,且涉及具體業務也有較大區分:包括自動駕駛卡車、智能線控底盤研發商、物流機器人等。

資本為商機而上下求索,8月汽車業的熱錢都融到了哪里?
 

其中,獨家投資的現象也較上半年有所減少,8月只有成為資本獨家投資了幔核科技。幔核科技在2021年同時成立于中國和德國,核心團隊主要來自大眾、大陸等。它主要聚焦智能駕駛一體化平臺的開發,率先以自動駕駛工具平臺為切入點,協助合作伙伴快速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小規模量產。

像幔核科技一樣,去年才成立的公司還有卡睿智行,主要從事新能源自動駕駛卡車的技術開發;百度與獅橋集團在去年發布的DeepWay;以及由前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王剛創辦的新生紀于今年剛剛成立,落子機器人,已完成A輪融資。

談及對初創型公司的投資選擇,在當下,投資機構也比較看中落地規劃能力?!拔覀儗β涞氐念A期是有一個相對確定的商業模式以及能在三五年之內具有批量復制的可能性,如果能達到這個要求,資本是非常樂意投入的。而如果三五年之內看不到一個相對完整的商業模型,或者很難達到批量復制,那么不確定性就會比較大?!背巾w資本執行總經理賀雄松認為,“另外,如果能有較早落地的商業模式,那么該公司未來的技術延展性和商業拓展空間是非常大的,大家會對它未來的第二成長曲線、第三成長曲線,有比較高的預期,因此可能享受到資本溢價?!?/p>

辰韜資本在自動駕駛已有較足的經驗,是中國最早投資于自動駕駛行業的機構之一,已投資十余家自動駕駛企業,涵蓋礦山、港口、環衛車、末端物流車、輔助駕駛等領域。此次投資的卡睿智行雖成立較晚,但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商業模式,這或許也是投資機構看好的主要因素。

另外,在本月數據中,自動駕駛領域的最大一筆融資來自德國公司StradVision,這是一家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和ADAS視覺技術的公司,它的投資方來頭都不小。本輪的投資者包括采埃孚、安波福。

就在今年3月份,采埃孚收購了其6%的股份。目前為止,StradVision的戰略投資方還包括現代汽車、現代摩比斯、LG 電子、日本愛信??梢?,傳統汽車及Tier1對汽車智能化轉型的迫切性。

所以在自動駕駛浪潮下,很多新公司出現,但也有不少是由汽車界的傳統企業孵化而來,或者被他們收購,因此,汽車產業鏈的傳統巨頭們也是自動駕駛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新能源:初創企業快速成長

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漸強,從鋰電池到太陽能,從充電到儲能,其中初創公司的占比仍然不少。

資本為商機而上下求索,8月汽車業的熱錢都融到了哪里?
 

其中,珈鈉能源成立于2022年4月,是一家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生產商,天使輪由順為資本獨家投資;中科深藍匯澤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固態鋰離子電池生產研發商;葦渡科技成立于2021年9月,做新能源重卡;國潤儲能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儲能綜合方案提供商。

去年到今年,汽車漲價潮方興未艾,主要由于電池等原材料上漲。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期間,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甚至說“那我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據悉,動力電池占到整車成本40%-60%,而且還在不斷漲價。

這也是新能源大背景下,初創企業得到快速生長。珈鈉能源在獲得投資后,其創始人曹余良表示,“去年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主要是因為去年鋰的價格從五萬/噸漲到五十萬/噸,鈉的成本優勢才開始凸顯,鈉離子電池也開始從實驗室邁入到產業化階段?!?/p>

對于初創型公司獲得較好的成長機會,那么對于成熟的企業則迎來了更大的機會。8月最大的一筆融資來自欣旺達EVB,其完成了60億元A輪融資,投前估值在220-230億元之間,投后估值接近300億元。此次參與融資的股東包括盈科資本、博華資本、深創投、源碼資本、國家綠色基金、三峽資本、IDG等。

欣旺達EVB去年末啟動了分拆上市計劃,據稱將作為獨立公司主體上市,預計于2023-2024年提交IPO。順著資本的東風,欣旺達EVB 離IPO的目標更近了。

根據8月投融資情況,新能源企業的細分業務類別較多。除了電池材料、電池開發、電池回收、儲能外,碳中和產業方案都有涉及,例如藍城智能和觀碳智能,可提供碳中和方案產品和管理平臺,兆瓦云為能源電力智能化服務商。足以見得,在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賽道十分火熱,產業鏈正在蓬勃發展。

車云小結

在汽車產業鏈當中,新能源、自動駕駛和芯片明顯受到了資本青睞。對于具體的公司,投資者有不一樣的出發點,但是總體上,形成了趨同的態勢,即公司正處于火熱的大賽道內、公司比較年輕、但有經驗豐富的創始團隊或者具有潛力的商業化路徑。

在芯片領域,8月投融資事件中,金額在億元左右,獲投企業規模也較為平均;自動駕駛領域,少了些獨角獸,多了些新生力;新能源領域,產業鏈業務分布廣泛,但電池仍是最受關注的新能源。

中國汽車網(www.elitemedia1.com)專業汽車網站

作者頭像
中國汽車網創始人

上一篇:歐盟擬推出5650億歐元能源計劃
下一篇:車企“革命”網約車

發表評論

欧美日韩一中文字不卡v,欧美在线观看免费全部完夜色,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